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从亮剑开始崛起 >第六十三章 钢筋与水泥!

第六十三章 钢筋与水泥!

作者:我的头像是猫更新:2022-02-27 05:51:15

    

        ‘炼钢’行动结束后的第三天。    赵家裕。    丁孔两人开着三蹦子,同时停在了独立团团部门口,熄火,下车,拔车钥匙,两人一起走进了独立团团部。    团部内,李云龙早就备好了茶水等待。    “老赵呢?”    看到只有李云龙一人,丁伟问道。    “去建设大队了。”    李云龙招呼着两人坐下。    一顿日常吹嘘之后,三人之间气氛十分愉快,十几年的老战友情谊再次有了升华,丁伟也趁机将话题转入正题。    “咱们趁这个机会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    丁伟很熟练的翻出一张晋西北地图。    分物资是不可能的,为了避免出问题,三人之间早就商量好,能普及的常规武器,也就是李云龙能够从陈老板哪里大量获得的武器,三个团都装备。    但诸如汽车,卡车,多联装40防空炮等稀有武器,只配备独立团。    随意分配物资反而会出问题,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能流传广泛,不是随便说说的。    李云龙这次召集三个人来的目的,丁伟已经猜到了。    “怎么办?当然是不断出击,破坏鬼子正太铁路,让鬼子正太铁路永远无法通车。”    孔捷有些兴奋。    这次进攻蟠县,是他孔捷打的最带劲的一次战斗,部队火力强大,从头到尾一直压着鬼子打,前所未有的感受和体验。    “不断出击,一直截断正太铁路?”    丁伟对着孔捷翻了个白眼。    李云龙也是同样的眼神看着孔捷。    “怎么?”    两人的眼神让孔捷眉头一皱:    “咱们现在有这个实力吧,三个团加起来作战兵力达到一万两千人,背靠晋西北山区,有坚固的大纵深工事群,进可攻,退可守。”    “这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丁伟翻了个白眼。    他们三人中,孔捷很会做人,管理根据地是一把好手,但长远眼光是真的不咋地。    “正太铁路连同石家庄到太原,是小鬼子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线,鬼子占领的煤矿等全靠这条铁路运输。”    丁伟继续说道:    “咱们截断几天,甚至一个月,也就第一军头疼,现在山西的第一军已经拿我们没办法了,但截断两个月,那鬼子华北方面军就会注意这件事,截断半年,哼,整个中国派遣军都会关注。”    “老孔,你觉得,咱们能挡住多少鬼子的进攻?”    丁伟一席话,顿时让孔捷澎湃的心思冷静下来。    “确实,以咱们现在这点实力,鬼子来两个师团,就够呛。”    孔捷叹了一口气。    揍鬼子很带劲,但也得看局势,看清楚,不能盲目的打。    “老丁说的没错。”    李云龙说话了:    “咱们现在是有点家当了,但还远远不够和鬼子正面掰手腕,正太铁路是山西第一军的生命线,真要是长期截断,小鬼子铁定和咱们拼命。”    “嘿嘿嘿···”    “现在还不是和鬼子拼命的时候。”    现在?·····孔捷陷入了若有思索。    丁伟笑了笑,接过了话题:    “之前一战,咱们三个团一起出动,给鬼子来了一次狠的,鬼子也摸清楚咱们的实力了,没有一定的把握不敢贸然起进攻。”    “但咱们对正太铁路的威胁确是实打实的。”    “我估计,近期小鬼子应该会以加强县城防御,封锁重要交通线,加上持续小规模冲突来应付咱们,再慢慢调集准备兵力起进攻,彻底消灭咱们三个团。”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空窗期,咱们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招兵买马,展根据地。”    “老李有渠道搞到足够的武器弹药,咱们完全可以继续扩军,只要士兵和基层干部足够,哪怕扩军到十万人都没有问题。”    “老孔你的煤矿,我那边的养殖厂,老李这边就不用说了,各种工厂都竖起来一大堆了,卷烟厂的烟都卖到敌占区了。根据地人口也在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敌占区老百姓投奔咱们这边来。”    “公路边,根据地的核心区,一大片荒地被开垦种上了粮食。到今年年底,将迎来大丰收,无论是根据地税收还是各种粮食物资产量,都能比现在翻个好几倍。”    “再过个半年到一年,咱们的实力会比现在更强,甚至强上好几倍,咱们生产出来的物资也能带动其他根据地越来越强,何必在现在和鬼子拼命?”    “一旦把鬼子逼急了,不顾其他地方调动重兵进攻,咱们好不容易建立的这个根据地,可就被糟蹋了。”    “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孔捷第一次开始反思他这楞脾气。    “嘿嘿嘿,就是这个说法。”    李大团长嘿嘿一笑:    “小鬼子之前明显错误的估计了咱们的展壮大速度,但是,咱们接下来的展速度,会更加出乎小鬼子的预计。”    他昨天已经收到电报,庄本繁已经死了,还顺便干掉了两个中将,那么陈老弟那边将会新出现新装备,也会有更多的物资提供,根据地的展速度能大大增加。    对了,还能有两个新的大师傅,机械厂也能三倍速展。    “哦?”    李云龙这一句话,顿时让丁伟孔捷眼睛一亮。    不过李云龙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而是话锋一转:“这次战斗,咱们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部队扩张的实在是太快,新兵战斗经验严重不足。”    “确实。”    丁伟和孔捷同时点头。    半年时间,他们两个团扩张一倍,独立团更是扩充两倍还多,整体实力实在上升,但不可避免的,战士作战水平是下降。    最明显的就是,这次战斗,伤亡人数中,九成都是新战士,而且还不少,有些出乎两人预计。    “所以我寻思,咱们也搞搞实战,那小鬼子练练兵。”    李云龙说出了他的计划:    “整天训练效果太慢太差,咱们得来点实在的。”    “我同意。”    丁伟点头。    “我也同意。”    孔捷也点头。    随后,三人一起商议了具体的细节,诸如如何应对鬼子的下一步动作,以及如何实战练兵。    丁孔二人离开后没多久,李云龙腰间的铁皮通讯器便响了起来。    “和尚,去叫政委回来。”    李云龙刚喊完,才想起和尚还没回来,随后才叫一个警卫连战士去叫赵刚。    十几分钟之后,李云龙带着一票人前往预定的交货地点。    ······    预定的交货地点处。    李云龙和赵刚正在和陈凡聊天,运输连和其余独立团战士则是负责搬运物资。    “击落鬼子飞机的价码,怎么这么多?六百吨武器弹药?一万吨粮食?”    看着陈凡递过清单,李大团长有些意外。    上次交接之后,他只干掉了两架侦察机,怎么这么高的价码?    “那两架侦察机上面有两个鬼子。”    陈凡提醒道。    “飞机上两个鬼子?”    “两个鬼子····”    赵刚和李云龙何许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这句话的言外之音。    “对,两个鬼子。”    陈凡复述了一遍。    赵刚李云龙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相视一笑。    这意思很明显啊,不管是不是飞行员,只要是在天上击落的鬼子飞机,飞机上有多少鬼子,就计算多少倍价码。    “四个大师傅?”    后续的价码也让李云龙眼珠子亮起。    “博福斯山炮可以随意兑换了。通用机枪升级了!有钢筋水泥,还有小心机床和零件,合金矿石······”    “大骡子也有了。”    李大团长已经和陈凡十分熟悉,也不客气,看着手里的清单,李大团长惊喜连连,当看到最后一条的时候,声音提到了最高:    “160迫击炮?”    “对,160迫击炮。”    陈凡指了指身边一门盖着炮衣的大炮:    “云龙兄,我送你一门样炮,外加两百炮弹,等会你可以试一试。”    “哈哈,多谢陈老弟了。”    李大团长乐开了花。    清单上有数据,这160重迫加上备用零件,重达数吨,炮弹一枚也是四十多公斤,能白嫖一门还带两百多炮弹,让李云龙开心加倍。    傍晚时分,陈凡才离开。    黄宝旺指挥着战士们搬运物资到各个仓库,如今这已经变成了标准的流程,熟得很,李云龙则是带着岩盛和王承柱在那门160重迫面前打量,摸摸炮管,合力搬动那重达四十多公斤的炮弹,两个炮兵连连长口水流了一地。    赵刚拿着手里的清单,欣喜根据地又能迎来一大波展之际,也知道了大师傅的全名。    “金属机械大师,化工材料大师。”    这一次三个团合作的‘炼钢’作战,独立团合计摧毁一辆列车,五点五公里铁轨,干掉庄本繁等鬼子,再加上两架鬼子侦察机,单单粮食总量就高达数万吨,    即便是分批交货,即便有十轮大卡和大量大骡子,即便公路直通交货地点,独立团也忙活到深夜才初步完成了物资的运输和统计。    深夜时分,浑身疲惫但满脸兴奋的李云龙和赵刚在团部,看着桌子上的清单。    李云龙先说话了:    “咱们该换点什么物资?”    虽然这次收获颇丰,武器弹药额度也不小,总量造再次过千吨,但这玩意永远不够用,永远稀缺。    机械厂需要,炸药厂需要,部队也需要,现在大骡子也出来也需要武器弹药额度兑换。    “大头留给部队。”    赵刚先说话,他语气肯定:    “七成给部队,其余的分配给机械厂,炸药厂等,必须先保证咱们部队的战斗力。”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修械所的名字已经被抛弃,现在全名赵家裕机械厂。    “嗯。”    李云龙点头赞同。    两人合作这么久,虽然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吵架,但关系确实越来越好,就是因为大事方面两人几乎一致。    赵刚接着说道:    “剩下的大部分换合金添加剂和一些机床,机械厂在制造新电炉,咱们得生产出来一些高质量的钢材。”    “机械厂最近在和张万和那边合力生产捷克式,有了新来的三个大师傅和高质量钢材,估计今年年末就能出产品了,而且产量不低。”    “可惜,咱们熟练工人太少了,不然····”    赵政委感慨了一句。    大师傅简直无敌,一个人顶一个团的技术人员。    几天的时间,还是利用空闲时间,根据部队目前的水平,就设计出了一套捷克式生产线,还有生产线组建计划。    因为设备只能自己造,还缺乏合格钢材,也缺乏熟练工人,按照原本的计划,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少量投产,但有了三个新机械大师傅,进度也能大大增加。    要不是熟练工人不够,怕是今年下半年就能投产。    “然后,新来了一个化工大师傅,大师傅说只要材料足够,咱们明年年初就能做到日产二十吨以上钾桐炸药,也给化工厂留点。”    赵刚心里有着完成的根据地展计划。    “行,就按你说的。”    李云龙点点头:    “你明天把具体清单列出来,我去试一试那门重型迫击炮。”    “嗯···”    赵刚想了想,说道:    “你去的时候喊我一下,我也去看看吧。”    机械厂,炸药厂已经走入正轨,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机械厂是孙德胜,炸药厂是总部来的一个化工技术人员,而且大师傅管理水平也是顶尖的,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但有问必答。    赵刚最近轻松了不少。    “42公斤的炮弹啊,一枚装填了8.8公斤黑索金炸药。”    想到新来的这门160重迫的数据,赵政委就忍不住激动。    这是重炮,真正的重炮,能攻坚的重炮。    也是部队第一门重炮。    “要是这玩意攻坚能力足够,那得多换几门。”    李云龙搓了搓手,嘿嘿一笑。    自从部队有了九二式,炮弹充裕起来,还有了120重迫,鬼子的炮楼是越来越厚实了,尤其是大炮楼,一120迫击炮炮弹砸下去都没有多少作用。    好在这个炮楼修建不容易,鬼子没有多少。    “话说这七百多吨钢筋水泥····”    话题到最后,李云龙语气带着浓浓的古怪。    “有点···”    赵刚也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啧吧啧吧嘴,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只见清单上用很大的字体写着:    每击毙一个日军,获得一吨钢筋水泥物资,钢筋占三成,水泥占七成。钢筋直径长度形状可随意定制,水泥标号共十五种。    “看来,咱们得加大力度了。”    李云龙舔了舔嘴唇。    “对。”    赵刚眸子中厉芒一闪:    “钢筋水泥壳是好东西。”    “一斤水泥混合沙子,石子可以造出四斤混凝土,然后在里面加上钢筋,防御力是沙袋的十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