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我在年代文里边学习边吃瓜 >第125章 直挂云帆

第125章 直挂云帆

作者:全九林更新:2023-10-06 11:39:45

    

第125章直挂云帆

云苓对庞支书的怀疑和偏见,没有表示出任何愤懑之意,倒是让他憋出一股有气没处使的无力。

不禁疑惑,怎么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能沉住性子?干说也不反驳,就乖乖听着,真是拿她没办法!

三人到了公社,庞支书熟门熟路地领道,云苓边走边观察周围陈设。

宽大的红色横幅挂在门口,上面一行字是“战无不胜的主席思想万岁!”,两边用红色漆字书写“为人民服务”和“人民公社好”。

墙面并非干净整洁的大白,边边角角随处可见的脱皮发灰,拐角仓库大门封闭,但从缝隙中能瞄到里面皆是分门归类的农具机械零件。

仓库旁是一间对比起来非常小的屋子,门上挂着一个木牌——文化站,看来是例行思想学习的地方。

他们一直走到最里面那排平房,长条房屋被隔成好几间,一路走过去是电话总机室、会议礼堂、妇联、主任办公室……

路过会议礼堂时云苓还看到由木匣子存放的的县电影队设备,她只认出来了幻灯机和音响。

走到书记办公室门口,庞支书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请进。”

刚一踏入办公室,她就感受到了浓郁的工作氛围。

墙上一米间隔规律悬挂伟人像和主席语录,数把竹制靠椅挨在墙边,仅有一张老式黑漆木质办公桌紧靠窗边。

窗台上放置一盏煤油灯,旁边墙壁用钉子定了一根棉线,大约五六本工作手册整整齐齐挂在线上。

二乘三的暗红色文件柜立在角落,旁边用高凳放置一台电话机,关门时才发现门后挂了两顶麦秸秆草帽。

屋内陈列简朴,与永胜村大队的办公室如出一辙。

黄书记坐在办公桌前埋头书写,见他们进来才肯抬头,“庞支书,你们来了?”

他起身将有些磨损的木门重新关上,解释道:“这门年久失修,有些歪,不给它紧紧别住就会漏风。”

随手拖着三把竹椅,云苓见状,直接接手,将椅子搬到他的办公桌前。

“你们坐。”他将桌面收拾好,“听说你们来是打算今年开春执行一个新的药材种植计划,是吗?”

褚菘蓝本以为庞支书不同意计划实施,所以根本不会开口引导,没想到却是他主动接话。

“是有这么一个计划,由这两位知青同志提出来的,不过还没确定是否具体实施,毕竟大队的发展规划还要和公社这边商量才行。”

“这是自然的。”黄书记还是比较支持底下大队能自力更生的,于是主动提及,“那把计划主动给我介绍一下吧。”

云苓递上计划书,褚菘蓝刚准备开口说,就被他打断:“我先看,如果真的有可行性,等会儿开会你们再详细介绍,不然又得麻烦这两位小同志多费一遍口舌了。”

言罢,他默不作声地开始浏览。

过了几分钟后,突然听到黄书记问:“这些数据都是怎么获取的?”

云苓回答:“种植方面基本都是实地考察测量分析的,药学方面是借用实验计算得出。”

实际上,单单种植方面就已涉及多门学科——林学、植物学、土壤学以及相关的生物学,开发研究属于中医药学和医学,而生产销售方面囊括经济学和管理学。

褚菘蓝虽然耳濡目染过许多种植知识,但擅长的还是实践,所以写报告的时候会重新学习很多系统框架的知识体系,云苓给她从系统兑换了许多相关书籍。

但同样的难点是——没有老师,只能硬啃。

或许从专业教授角度来看这份报告仍不算完美,不过足以应用具体操作。

目前公社重心是发展农业,故而黄书记自然对农业方面格外了解,而对其余学科知之甚少,所以能明白这份计划是什么,但对数据是否准确无从查证。

“你们是如何规划山林的?”他脑海中自然浮现出一副地图,都是他下去考察农田时走过的路。

都无须云苓提示,褚菘蓝这次可以流畅地将划分原因说出来:“由于永胜村后山的树林分布较均匀,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土壤环境和水分饱和程度,以这二者为横纵坐标绘制点状图,按照标准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再在每个区域内进行细分。”

“细分时,会添加其他次要因素,比如尽量保护野生动植物聚集地,减少修整土地面积,还有种植的人力、交通成本等。”

黄书记听她条条清晰有理,便知这些措施并非空谈。

“既然你们都有备而来,我也不能让你们扫兴而归。”黄书记和颜悦色,显然十分满意,“走吧,咱们去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在此过程中庞支书一言未发,看不出来他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云苓深呼一口气,终于要到最后一步了,只要这道坎迈过去,就是她们可施展拳脚的好机会。

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黄书记坐在主位上,才正式开启这周的例会。

开篇又是老生常谈的思想号召,云苓听得晕乎乎的,忽然听到黄书记叫了她一声:“既然材料都依次传阅完毕,那就请这两位小同志给我们好好介绍一下吧!”

一激灵,她瞬间清醒,拉着双眼发直的褚菘蓝站起来。

两人攥紧拳头,指甲怼进掌心的痛感一下子令人镇定,按照昨晚预先模拟的那般,雍容不迫地侃侃而谈,尽显林下风范。

“我想请问一点,你说你的初衷是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普及机械化生产,可这显示前两年无法采集作为药材的根和茎,那你的预计收益从何而来呢?如何带动农业呢?”

云苓看了眼他的位置,是黄书记旁边,而他对面是位女同志,推测应该是妇联主任,那他应该就是财务科的商主任了。

果然不出庞支书所料,他真的很在意产业利益。

“实话跟您讲,要想让农民致富,并没有一步登天的办法。”

“以往年举例,给每个生产队都配备机械农具,提高耕地、插秧、收割、打谷的生产效率,或是购买化肥和良种,可这些措施仍要因地制宜,针对每个生产队提出不同的管理办法,才能达成年年发展,年年增收,这是一个漫长无期的过程。”

“相比于此,因地制宜的考察我们已经做好了。刺五加和水稻小麦一样,都是可种植的植物,农民同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只是前者用于创造财富,后者用于满足温饱。”

“至于预计收益,我主要阐述的是药材提取和销售,但文中也提及刺五加全身都是宝,叶子、种子都有利用价值,只是相对于后期的根茎来说,收益不高,但不代表前期就是赔本买卖。”

“想要提高农业产量,无非就是我方才说的那几点,不能一蹴而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缺钱、缺技术。”

现在哪里不缺钱呢?

有人连饭都吃不饱,更何谈创收致富?

所以云苓认为,永胜村是最合适用来实践特色化改革的研究点——有能力、有需求、有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