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人在大庆王朝,刚穿就镇守边疆 >第224章

第224章

作者:秦风庆皇更新:2024-04-20 11:15:39

    

藩王存在,挤压了士族官员们的权利。

更可怕的,是各封地间藩王有官员任命权,更会加速官员的淘汰。

故而在庆皇提出分封时,就遭遇了所有官员的一致反对。

他们美其名曰,这片土地已经大一统无数年。

重新分封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庆皇百年后,或许藩王尚且不会出现问题。

但没了庆皇,藩王必然会成为最大的问题,这在历史书中有着很深刻的教训。

只是……

所有官员都关注藩王作乱,却从未想过每一次藩王作乱,都会让这个国度经受一次锤炼,变得更加强大!

而最先锤炼掉的,便是贪官污吏。

庆皇很讨厌贪官污吏,他幼年便是被贪官污吏逼迫到走投无路。

至于前朝皇室,实际上庆皇根本不恨的,因为他清楚前朝皇室的政令,根本出不了那座宫墙。

这次,当查到北地官员暗中勾结北胡,对辽地下了毒手,害得老六封地人空。

这个仇。

庆皇全部必要血洗。

广宁城,辽王府。

当秦风得知这消息后,眼神发亮。

“锦衣卫。”

“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威风啊!”

“红鸾,回头给本王也置办一身。”

红鸾躬身应是。

飞鱼服模仿的是蟒袍,质量却远不及蟒袍。

但谁让王爷喜欢呢?

完全可以按照王爷需求,用云锦绣一身专属于王爷的飞鱼服。

至于绣春刀……

这属于京都产的特有仪刀,广宁城没有备货。

但这也难不倒红鸾,回头以辽王名义向京都要些就是了。

藩王要京都几把仪刀充脸面,这算不上什么大事儿。

但有一事,红鸾觉得有必要提醒秦风。

“王爷,陛下那如今还叫仪鸾司,不叫锦衣卫。”

“迟早都会叫的。”

秦风对此很确定。

在大庆的史书中,前朝仪鸾司这个叫法名称很短,叫锦衣卫的时间更长。

以庆皇目前的做法,锦衣卫迟早会进入历史的舞台。

“大庆朝堂中书的权利过大,徇私舞弊之事怕是过多。”

“若无锦衣卫,父皇迟早会被架空。”

太子秦标坚持天天通信,久而久之秦风也对大庆朝堂熟悉了。

中书宰相之权利。

简直大到没边际了!

这也跟大庆制度简陋有关,就三个主要部门。

一是军队都督府,由庆皇亲自执掌。

二就是文治中书省,掌管着官员升迁、赏罚等一切治理事务,甚至有驳回皇帝诏书之权,宰相权利之大可见一斑。

三就是御史台,属于监察机构。

然后就是游离在中书之外的藩王们,拥有清君侧斩百官的权利。

也就是说,那个藩王真哪天犯混,给宰相杀了……

貌似也是可惜的。

前提是要承受得起这么做所引发的恶果。

更不用说。

宰相李世元手里,还有着丹书铁券,一张便可免死三次,而宰相李世元的手里有两张丹书铁券!

还都是当时庆皇亲手颁发的。

“王爷的意思,陛下未来会对宰相下手?”

秦风微微点头。

“宰相的权利太大。”

“京都方向声称李相无大才,不足为相。”

秦风顿时笑了。

太子秦标给他的信中,也曾说过。

京都的官员,基本分为两派。

一派淮右是跟庆皇一直打到天下的,势力最大,以李相为首,里面全是淮右人。

而另一派,则是浙东,这是后来加入跟庆皇打天下的,以诚意伯刘伯文为首。

其余各地方官员,皆依附于两派之下。

“派系相互攻伐罢了。”

“李世元能跟父皇打下江山,怎可能是无能之辈,在本王看来,不过是惧怕父皇,刻意藏拙。”

流言蜚语去怀疑开国宰相的能力。

这简直蠢到家了。

那可是开国宰相。

红鸾朱唇轻启。

“若按王爷所说,陛下必然会罢免宰相,而如今李相多送礼物于王爷,要提前做切割吗?”

秦风哈哈一笑。

“李相送给本王的东西,全都是好东西,本王喜欢。”

“既然他想笼络本王,那就告诉他本王穷,多往这送些礼物。”

秦风根本不在意。

不管李世元未来如何,先诓骗一手再说。

宰相手里的调度权利可大着呢!

至于今后李世元真的出问题了,也抓不到秦风头上。

他才十八岁,哪懂得朝堂权力斗争的险恶?

再说真出事儿,庆皇也绝不会追究到秦风头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