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谍海英雄 >第96章 五味杂陈

第96章 五味杂陈

作者:南方椰湾更新:2024-05-29 06:49:24

    江一珊的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他如释重负似地松了口气。

    尽管王景春受到的处罚不轻,但至少他的饭碗算是保住了。

    其他的不重要,慢慢来,经济上的损失,再慢慢地想办法补偿王景春就是了。

    沈德清与沈芷若两父女走出办公室后,江一珊与江浩然紧随其后,

    下到院内,他们恭敬地目送他们上车离去。

    待父女二人的车消失在视野之外后,江一珊方才轻声呼唤江浩然,引领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江一珊望着江浩然,深吸一口气道:“景春,今日真是一波三折啊。我至今仍心有余悸,你的职位险些不保。”

    江一珊继续说道:“好在有惊无险,你应当感激沈小姐,她的机智为你化解了这场危机,从而保住了你的饭碗。”

    说到这里,江一珊停顿了一下,眼神深邃地望着江浩然,仿佛看到了他内心的波动。

    他缓缓地道:“但这次事件确实给你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江浩然闻言,佯做心中一阵黯然。

    江一珊的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他仿佛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提议道:“景春,不如你考虑将那篇关于春天的游记以化名的形式投到副刊上。”

    “你的文字向来清澈如春水,我相信定能吸引众多读者的目光。”

    “而我,也会按照最高的稿酬给你支付,希望能弥补你因这次事件而损失的薪水。”

    江浩然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江一珊微笑道:“我知道你的家境并不太好,我这是为你抒忧解难,为你助一下微薄之力,算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吧。”

    江浩然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诚恳地说,"谢谢你,一珊!"

    江一珊微笑着伸出手来,"那么,你的游记呢?我期待着见识你的大作。我期待着能读到你的独特视角和细腻笔触。"

    江浩然微微有些尴尬,游记的事情他其实只是在临时胡编。

    他的眉头轻皱,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机敏的光芒。

    江浩然解释道:“一珊,这游记啊,在报到之前,我回了一下家,我把游记搁家里了。”

    “我之所以把游记带回家,是因为我想再仔细斟酌、修改和润色一下。你知道的,慢工出细活。”

    “对于作品来说,我希望能够尽善尽美。”

    “我想,每一篇作品都应该如同精心雕琢的玉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江一珊微微点头,理解中又带着一丝严肃,"我明白你的想法。但作为一个新闻人,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新闻是讲究时效性的。”

    “每一秒都可能产生重要的新闻,每一篇报道都需要及时传达给读者。”

    “游记虽然不像时政新闻那样紧迫,但也不能忽视它的时效性。毕竟,读者期待的,始终是最新、最真实、最有深度的内容。"

    “新闻工作可是分秒必争的,怎么能把游记放在家里呢?”

    江浩然听后,他停顿了一下,对江一珊说道:“关于游记的时效性,我明白你的担忧。”

    “但这篇游记并非热点新闻,而是我个人的旅行感悟和经历,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时效性,而在于给读者带来的心灵触动和启发。”

    江一珊听后,轻轻叹了一口气,耐心地解释说:"你的用心我理解了。”

    “但作为一名新闻人,你今天你在副刊栏目写游记,明天可能就会被调到时政栏目报道重大事件。要有强烈的时效概念。"

    江浩然听后心中一震,从职业的角度上讲,他的话并没有错。

    "一珊,你说的话我会记住的,谢谢你的提醒和帮助。"

    江一珊沉稳地吩咐道,“那好,你现在就回去改文吧。”她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江浩然毫不犹豫地回答:“好!”他向江一珊微微欠身,表示接受了这个任务。

    然后,他告别了江一珊,走向街头。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他招手拦下了一辆黄包车,说了几句,车夫应声而动,黄包车缓缓向着他的“家”驶去。

    坐在颠簸的黄包车上,江浩然的脑海如闪电般疾驰。

    他忽然灵光一闪,一个想法如流星划过夜空。江浩然想起了那个被日谍机关备案的名字“王丙谷”。

    他突然想到,如果以这个名字在副刊上发表一篇游记,那么这个名字就会进入公众的视线,进而引起日谍机关的注意。

    这是一个诱饵,一个引导村田主动现身的诱饵。

    他仿佛已经看到深藏不露的村田在看到那篇游记后,主动联系他的情景。

    黄包车渐行渐近,对于江浩然而言,那不仅仅是一辆载他回家的交通工具,更是他内心矛盾的载体。

    心中愈发慌乱,焦虑的情绪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他面临着一场难以应对的较量——如何应对这个被他称之为“家”的地方以及里面住着的家人。

    然而,这一切都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他深知自己无法逃避,无法选择远离这个所谓的“家”。

    黄包车缓缓驶近他口中的“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