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开局就杀了曹操 >第二六五章 长安屯粮之所失火了(二合一)

第二六五章 长安屯粮之所失火了(二合一)

作者:墨守白更新:2022-03-15 12:42:05

    

        “哈哈,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马从事一心为了修缮水渠,我心中实在高兴,又怎么会怪罪。    而且修缮水渠的事情,我还有我的这些虎豹骑亲卫们,在郑国渠的时候,就经常做,    不然的话,又怎么能够这样熟练……”    “我这一次带领虎豹骑匆匆而来,就是从文和的报告之中,得知了马从事的事迹。    在得知之后,我是半刻都待不住了,只想快些过来看看我的马从事。    一见之下,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我得马从事,如……如虎添翼也!”    刘成上前,一把握住因为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憋得一张脸涨红、连连向自己道歉的马钧,这样开口说道。    本来,刘成是想要对马钧说上一句得马钧,如高祖得谁谁的。    只是,在心里面想了一阵儿之后,居然是想不到刘邦身边与马钧相似的出名人才。    因此上,话到了嘴边,又给改成了如虎添翼。    “我、我、我……”    少年马钧,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    本就有些口吃的他,被刘成这一番的操作,给弄得更是说不出话来。    ‘我’了一阵儿之后,干脆也不说话了,直接就对着刘成郑重施礼。    刘成拉住马钧的手,接着对马钧说:“从文和那里听了马从事你的事情之后,我是真的高兴!    为手下有如此人才,而欢喜不已。    我从文和那里得知,马从事的志向是经学,我认为大可不必。    这世上治经学治的好的人,太多了,并不差马从事一个。    反倒是在格物一道之上,人才太过于缺乏。    正需要马从事这样一个极为有天赋的人,在这上面钻研,为国计民生做贡献。    格物一道,不是什么小道,而是皇皇大道!    不需要看太远,仅仅只看看这一次,因为马从事的建言献策,省下了多少民力物力,能够为多少人造福,就能够知道,格物一道,到底有多么重要!    马从事你在这上面的天赋,有多么的难得!”    “马从事你再放眼看看周围,咱们身上穿的、佩戴的,吃的食物,居住的房屋,外出时所乘坐的牛车马车……这些不都是因为格物才有的吗?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马从事你敢想怎么现在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    大约是男女光着身子,如同猿猴一般,汇集在一起生活。    采集野果充饥。    忍受风吹雨打……    圣人之学为内在,格物为外在。    二者相辅相成,谁都离不开谁。    格物之学,没有尽头。    在以往,在现在,都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在今后,也必定是会大放异彩。    这是我说的,也是一定会生的。    马从事,你既然有这方面的才能,倒也不必往已经有了许多人在的经学中钻,不妨挥马从事你的长处,转身来到格物一道。    依照马从事你的聪明才智,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倒也不是说不让马从事你彻底丢弃经学,而是在今后的日子里,以经学为辅,格物为主。    不知礼义廉耻,不明是非黑白之人,掌握了厉害的格物之术。    非但不能造福国家与百姓,反而会危害社稷……”    刘成一番极为诚恳,满是感慨的话说下来,原本着急说话的马钧,现在反倒是显得安静了。    只是一双眼睛,望着刘成越来越亮。    刘成所说的话,可谓是直击马钧本心。    其实,马钧自己,对于格物与经学这上面,本身就充满了纠结与难以抉择。    平心而论,马钧对于格物这些,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而且,他整个人在这些事情上,也确实很有天赋,对于许多东西,都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他很是享受与喜爱这些。    只是,如今的大环境,格物这些东西,都属于旁门左道。    治经学,求取出身,才是正途。    是被世人普遍认可的事情。    自己家中虽然不富裕,自己那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却一直省吃俭用,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读书,不就是想要自己通过读书出仕,出人头地吗?    所以,马钧也就只好将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求学读书上面。    他虽然自幼聪慧,但真的是投身到了经学之中,才现,这世上的妖孽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读书出仕这些,所依靠的,也并不仅仅只是读书。    家世才是最为重要的!    那些出身好的人,根本不需要怎么读书,一样是能够轻轻松松的做上大官。    达到他这种人,跑断腿都达不到的高度。    除了家世之外,财富、各种关系,以及各种书本之外的能力,也同样极为重要。    这些,很多都是马钧所没有的,或者是不擅长的。    出身不高,又有口吃这个毛病的马钧,面对这些,只觉的身上,仿佛被压上了千斤重担一般。    让他觉得自己将要承担不动,将要被压垮。    只是,如今的环境就是这样,马钧也只好努力负重前行,摸爬滚打。    在这条让他觉得很是痛苦、看不到什么希望的道路上,艰难行进。    终此一生。    但是现在,却有人给出了不一样的说法!    有人对自己说,自己在格物之上的才能与爱好,并不是什么玩物丧志,也不是旁门左道,而是实打实的正途!    是能够造福百姓,造福社稷的天大东西!    是能够与治经学这些,相提并论的!    一旦能够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将会成为史上留名的存在!    所起到的作用,所建立的功劳,并不不比那些大儒差!    一向都在因为格物与治学而矛盾不已、且因为这个世道,而不得不压制自己的本心,努力学习自己并不是多么喜欢的经学的马钧,这时候听到这样的言论,心中有多大的震动,有多么的激动,可想而知!    最为重要的是,给他说出这些话的人,并不是什么没有见识,没有地位的人。    而是刘皇叔这个如今天下闻名之人!    这样的话,从寻常人口中说出,马钧或许只会苦涩一笑,然后继续负重在自己并不擅长的经学上面前行。    但是现在,说出这一番振聋聩言论的人,乃是刘皇叔!    这听在马钧耳中,立刻就让马钧觉得大不一样。    只觉得心中重重迷雾,一下子就消散了一个干净。    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起来!    以往的纠结与痛苦,全都不见,整个人都变得异常轻快。    他这样眼睛亮晶晶的看了刘成一阵儿之后,将手从刘成手中抽出来,对着刘成,极为恭敬的施礼。    “皇、皇叔一、一言,令、令马、马钧豁、豁然开朗、朗,今、今后但、但有、有所成就,都是、是、皇叔所、所赐、赐!”    刘成见此,心中欢喜。    刚才那一番话,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马钧收心,获得马钧的好感。    但也确实是有感而。    从后世而来的他,对于格物一道,有着多大的作用与意义,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马钧此人,在历史上,前半生大多都在纠结于格物与学习儒学这个事情,根本不曾全心全意的将精力用在格物之道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尚且在历史上留下了那样大的名头。    现在,自己过来,提前解除马钧心中疑惑,除去迷雾,让其能够放下顾虑,在格物一道上在,好好钻研,一定能作出比历史上更多的成就来!    对于马钧在今后可能取得的成就,刘成充满了期待。    他伸手将马钧扶起,笑着道:“今后马从事取得了成就,并非拜我所赐。    而是马从事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引路人罢了。    这些话,就算是我如今不说,在今后马从事你也一样会醒悟……”    刘成在冯翊郡这里了三天。    三天的时间里,刘成没少随着众人一起,在龙渠这里劳作。    引得许多人,争相来看刘皇叔。    至于马钧,对待刘成,就更加的恭敬了。    提起刘成的名字,都必定是要先朝着西面躬身行礼,起立对待。    这样的变化,令的贾诩感慨不已。    这人与人是真的有差距的。    自己与马钧接触的时间也不算短了。    马钧也算是自己提拔起来的。    自己对待马钧,也不可谓不好。    结果,却抵不上刘皇叔在这里的区区三天。    对于这样的事情,贾诩虽然满是感慨,但却并不觉得难受,不觉得马钧做的不对。    因为当初皇叔在水渠边上,对马钧的那一番教诲,他可是在身边,全部都听到耳中的。    皇叔的那一番话,以及所露出的态度,对于马钧这样乡野出身的少年,无疑再造!    马钧对待刘皇叔这样恭敬,贾诩非常理解。    皇叔就是皇叔!    见解总是显得独特,却又非常的有道理。    胸怀宽广,很多在许多人看来,都是难以接受的东西,到了皇叔这里,总是能够得到包容,被用到合适的地方,挥出合适的作用。    不要说是马钧了,就算是贾诩,对于刘皇叔也一样是越接触,越觉得敬佩。    若是,董相国也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与见识,那岂不是……    贾诩一念及此,面色不由为之一变。    随后又慢慢的缓和下来。    也幸好董相国没有这样的胸襟气度与见识,不然的话,这大汉只怕很快就要姓董了。    这样的情绪在心里面持续了没多久,贾诩的面色,再度为之一变,整个人都显得紧张了起来……    ……    刘成从冯翊郡这里,返回正在修缮的郑国渠那里的当夜。    长安附近不是太远的地方,有着星星点点的火光在闪动。    在火光开始闪烁之后,有黑影趁着火势还没有起来的空挡里,借助着夜色的掩护,迅速离开现场,朝着别处潜行而去。    而原本的星星之火,也迅速燃烧起来,化作了熊熊大火!    “走水了!走水了!!”    很快,有人现了这里的火势,出声惊呼。    同时拎着水桶,或者是铲子往着火的地方而去。    随着火势的蔓延,与人的呼喊,更多的人现了这里的火势!    在觉这里着火之后,这些人顿时就慌神了!    因为,这着火的地方,可不是寻常所在,而是长安屯粮之所!    有超过一半的、用来进行以工代振的粮草物资,都在这里存放着!    如今,这里却着了火,这如何不让这些人感到惊慌?    不论是奉命率领一部分兵马屯住在这里,看守粮草的董卓侄子董璜,还是他所率领的兵马,以及周围那些看到火光的屯民,一个个都快疯了!    粮食啊!    这可是粮食!    用来给那些前做工的屯民们放的粮食!    如今就这样着了!!    “救火!救火!!”    董璜看着那熊熊大火,以及在熊熊大火之中燃烧的粮食,一双眼睛,变得通红!    大量兵卒,与自赶来的百姓,不顾熊熊火焰将人烤的生疼,朝着大火冲去。    将用各种容器装着的水,朝着大火泼上去。    还有很多人,不断的用铲子,铲起泥沙,往着火的物资上面覆盖。    只是,相对于那熊熊燃烧的火焰,这些真的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火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也只是稍稍的阻碍了一下大火燃烧的进程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火还是不可避免的熊熊燃烧了起来。    将方圆十来里都给照亮了!    浓烟滚滚升起,空气之中弥漫着浓郁的、粮食被烧焦之后,所产生的气味    有人葬身于火海之中。    有前来做工的屯民,望着那被大火所吞噬的粮食,忍不住的嚎啕大哭……    这大火所燃烧的,根本不是粮食,而是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命啊!    因为刘皇叔,官府破天荒的拿出这样多的粮食,对他们进行救济,结果,这些粮食却被火烧掉了!    一下子烧掉了这样多的粮食,在之后,就算是官府有心继续对他们进行救助,也会有心无力……    ……    “什么?!”    长安城中,熟睡之中被李儒喊醒的董卓,闻听了这个消息之后,不由大吃一惊!    想要翻身而起,日渐肥胖的身子,却不允许他这样做。    与他睡在同一床榻上的两位皇宫中的女子,连忙一左一右的进行搀扶。    也不管自己身上有没有穿衣服,会不会被李儒看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