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地主家的狗腿子 >第三十九章异乡过年

第三十九章异乡过年

作者:三天一小更更新:2021-03-20 01:52:54

    自从大明在辽东丢了抚顺之后,兵部便召开了九卿科道会议,谁知道会议还没开完,清河也丢了,后金军一路高歌猛进。

    辽东重镇落入敌手,万历老大知道后几天都吃不下饭,血压一下子都升高了不少,真是岂有此理,家族生意挑选接班人做不了主就算了,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也要来插一杠子,努尔哈赤胃口是越来越大,开香堂都开到了万历老大的场子里来了。

    老虎不发威,还真当万历老兄是病猫啊,万历虽然装病,却不是真的病,现在万历老大的病好了,不装了,准备摊牌了。

    牌面只有一个,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上一次搞事的小鬼子还不是被他老人家送上了天,现在坟头都能收割庄稼了,后金的行为在万历老大看来也不例外,这是挑衅找死的表现,所以万历老大决定送努尔哈赤上西天,向那些飞了天的鬼子取取经。

    堂堂万历老大,三大征都挺过来了,还差你一个小小的后金不成,久病初愈的万历老大,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出席了。

    经过会议最终的决定,大臣纷纷举荐德高望重的杨镐为辽东经略。

    举国上下,届时开始准备发兵征讨后金,既然要准备发兵征讨后金,自然需要先召集人马。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集结兵马也需要时间,朝廷现在经济不景气,三大征已经掏空了国库,面对如此大的粮草军饷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万历老大为此是操碎了心,很希望有人可以拉自己一把,钱多钱少无所谓,主要是随缘。

    南京的魏国公世子就很有缘分,前脚刚表扬了他,后脚就拉来一车的军饷,军饷虽然不多,但却让万历老大的心暖暖的。

    所谓,千百次锦上添花比不上一次雪中送炭,正是如此。

    万历老大很感动,感动的同时也发起了募捐,竟然南直隶的官员都自发自愿的为国分忧,那么北直隶的官员们也要效仿才是。

    手心手背都是肉,万历老大绝不能偏心,万历对此是很喜闻乐见的,不能让这班大臣对自己妥协,借此机会让他们放放血也是极好的,万历为起模范作用,从内裤拨银十万两作为备用军饷。

    尽管领导起了带头作用,但是募捐的反响并不好,方阁老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没筹到多少爱心款,其实他自己也没捐多少,只是碍于自己是内阁首辅,才出于无奈的捐了几百两意思意思。

    这也可以理解,累死累活的干工作,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没有加班费不说,现在还要倒贴钱,大臣们心里难免有郁气,哭哭穷也是应该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东拼西凑之下,军费是凑得差不多了,只等各路人马一集结,吹响了冲锋号就准备朝着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挺近。

    …………

    …………

    无声的雪,还在飘飘洒洒,漫天飘雪的日子里,白露迎来了他在大明的第一个新年。

    城内城外炮仗声此起彼伏,大户人家的家仆们一大早就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好了祭祀用的三牲六畜。

    徐府这种世家自然不例外,由魏国公徐弘基领头,全家男丁无论大小纷纷紧跟其后,向祖宗牌位汇报近一年工作情况,顺便往天地银行汇上压岁钱。

    礼节繁琐,却又一丝不苟,就连平日里没个正形的小公爷也变得庄重严肃,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间脱胎换骨了。

    总之,没有人敢对祭祖的程序有丝毫不周与省略,礼数十足,滴水不漏,自古以来人对天地鬼神向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连白露这个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也对鬼神之说是敬畏万分。

    至于府内的女人们,则是一步也不允许踏入祠堂。

    在万恶的封建时代,女人们只有嫁入的时候可以入一次祠堂,因为需要到祠堂入族谱,但也只有只有明媒正娶的正妻才能进入,一般情况下,即使是正妻,一生也只能在嫁过来那天进去一次。

    但魏国公夫人张氏不同,她本就出生豪门世家,与徐家本就是门当户对,如今又是有朝廷册封的二品诰命夫人,所以张氏入祠堂是理所应当的。

    魏国公并不是专情于国公夫人一人,偌大的国公府里养了不少的小妾,此刻,那些小妾们早早的站在院外等候着。

    谁让她们是妾呢,妾是相对妻而言的小老婆,她们是不经过证实的婚姻关系结为夫妻的。

    既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更别提,拜舅姑、祭家庙(也就是祠堂),这样的合法程序。

    说句不好听的,妾只是一种商品,一种随意买卖赏赐的身份,男人通常获得妾,都不能叫娶,而只能叫纳妾,甚至干脆叫买妾。

    叫纳妾都是算相当客气了,什么叫“纳”?纳既是收容之意也,男子将女子已经过合法程序的占为己有就叫纳,这相当的混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