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铁马秋风乱入诗 >第四十五回 三

第四十五回 三

作者:富春江畔更新:2021-03-20 03:07:59

    紧接着的就是对平叛官军的赏罚进行商议。沈充的归义军不奉旨即入城平叛,此举属于违制,应以大不敬论。但念其平叛有功,将功赎过,故而对其不奖不罚。潘越所领三衙禁军,于平乱期间,初则迟疑观望,继则拒不奉召,然终能幡然悔悟,领军入城平叛。可是功不能抵过,着侍卫亲军司、枢密院下文申斥,罚潘越半年俸禄。御史中丞乾丰临难不苟,为国死节。朝廷优加追恤,追谥为文忠,并为他追赠太子太保、三等轻车都尉、一等男爵,其子乾清得袭男爵,并饬令其家乡高唐府建专祠祭祀,每年举行春秋二祭。

    在议定对于乾丰的恩赏以后,户科给事中王竑立刻跳了出来,说是吏部左侍郎王知节也曾带领大兴府的家丁参与平乱,朝廷应该议定对王知节的恩赏事宜。

    这可真是遂了茅士铿的心愿,这老儿毫不迟疑地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臣中书令茅士铿启奏陛下,臣已经查明昨夜石奴儿之乱尚有一人漏网。此人正是礼部侍郎王知节。”

    此言一出,非但赵德大惊失色,满朝文武亦是议论纷纷。那王竑是一个火绒子脾气,当场跳出来,说道:“茅相国,你可不要血口喷人!王大人于叛乱未举之时,则入宫据实禀告;于叛乱猝发之际,则带领家丁镇压。其人所言所行皆乃大忠大义也,岂能与石奴儿这一帮叛逆同流合污?”

    茅士铿已然是成竹在胸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面取出秦庆童带给他的两封书信,呈上前去,说道:“王知节至迟在今年夏初就已经得知了老王爷谋逆的内情。他对此事非但一直隐匿不报,还四处替王爷搜罗亡命,私藏军械。助纣为虐,天理不容!今有王知节写给老王爷的两封密信为证,请陛下过目。”

    “有这样的事啊?”赵德赶忙叫人呈上书信来看,这是王知节向赵钦报知京城情形的信件,内中确实提及了他在王府中阴养死士,私藏军械之事,而且信中用语也颇为大逆不道。赵德看罢信件,竟然有一些不知所措。他呆坐在龙椅之上,喃喃自语道:“王知节首告皇叔谋逆,又领家丁在京城平叛。他怎么会跟皇叔勾结谋逆呢?”

    俄而,这小皇帝猛然醒过神来,只把龙椅重重一拍,对着王知节声色俱厉地说道:“王知节,你还有何话可说!”

    王知节听茅士铿把话说得如此有底气,立刻就明白过来,这一定是昨晚那个江北来送信的小兵跑到相府去告密了。但他自诩临危不惊不躁是一个智谋之士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性格。所以他此刻心中虽然觉得不妙,但脸上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的表情,甚至于说起话来也一如既往的慢条斯理,顺理成章:“臣礼部侍郎王知节启奏,昭烈忠义王爷贵为皇亲国戚又是臣的岳父,此人于国家社稷有举足之重,臣与他有父子之情,对于老王爷谋逆之事,臣不得不慎之又慎,不敢以只言片语而定其罪孽,必然要取得真凭实据才敢向皇上告发此事。故而,在此之前,臣不得不与他书信往来,虚应故事,以获取老王爷谋逆的实证,然后再行举发,才算是不负陛下隆恩,不悖世界人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