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人在大唐,谋朝篡位 >第三十六章 白坝之战(一)

第三十六章 白坝之战(一)

作者:原神怎么你了更新:2023-02-10 11:16:15

    

        二十三日,双方开始铺开斥候、游骑,争夺战场的视野,可以说是心照不宣,也可以说是不约而同。    这时候,前军陆陆续续传来情报,李晟会同坐镇中军的郭映几个对比、分析起了几路斥候传回来的情报。    因为斥候的消息来源都是在远处目测或者是从敌军嘴里拷问出来的,肯定是有夸大敌情或者其他不实的成分,而中军将帅就是要将情报中所呈现的东西综合在一起,仔细分析,再刨除一些明显不实的消息,从而推算出敌军的虚实。    当然,情报有时候也会骗人,比如孙膑一手减灶计,虞诩一手增灶计,就将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就很考验中军将帅的判断力了。    但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最让人头疼的是,战场形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瞬息万变,主将必须根据战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    李晟还好,打了二十多年仗什么场面没见过,颇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风采,但其他人就没他那么淡定了。    “吐蕃人势头很凶嘛!光是一路就布了四万兵马,还是老将论泣藏出马,这是真要和咱们大刀阔斧的干一场啊……此战,颇凶啊!”    还未接战,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麾下大将杜少诚就先嚷嚷开了,襄汉兵、将跟随梁崇义割据襄汉十几年,久未经战阵,畏敌怯战的情绪很严重。    杜少诚这么一嚷嚷,众将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太好看了,特别是邠宁的步军先锋将杨朝晟,更是冷笑一声,当众讥讽道:“杜将军若是怕了,大可以打道回府,等我们打完这仗,就去讨你们襄汉。    我倒要看看你们七州之地,两万兵马能撑几天。”    韩旻手底下的斥候、游骑损失不小,心里也憋着一股子火,闻言立刻附和着骂道:“梁崇义老儿真是有眼无珠,养了你们这么些个不中用的废物,就这还敢做裂土封王的美梦,真真可笑至极。    我看不用朝廷动兵讨伐,就淮宁李希烈一个,就能把你们这帮废物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放肆!”    只是随口一语,便被人连番奚落,杜少诚哪忍得住?    当即起身怒吼道:“你不过一小小兵马使,焉敢如此狂悖,还是说你们边地都是野人,不知礼仪尊卑。”    “那也比你们这些无胆鼠类强!”    韩旻毫不示弱,针尖对麦芒地顶了回去。    “还未接敌,便说什么凶危,吐蕃兵马不过四万之数,河曲党项、汉儿过半,真吐蕃不过万余,与我大军人数相仿,有什么凶,什么危?”    “你……”    “够了,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    关键时候,李晟终于出声制止了。    众人见他面色铁青,怒气冲冲,都不敢再言语。    郭映估计也就是李晟出京的时候天子没给他授节钺,不然他当场斩了二人的心思都有。    沉吟片刻,李晟缓缓扫视了众人一圈儿,正色道:“如韩兵马使所说,吐蕃北路兵马明面上就这四万人,本将判断,他这一路兵马在三路兵马中属于佯攻的一路,目的就是为了拖住我们南下驰援西川。    所以,此战咱们必须要速战速决,绝不能再拖下去了。”    “都将英明!”    郭映深以为然。    河曲党项以及吐蕃麾下的汉军虽然说不上是乌合之众,但甲兵军械远不及吐蕃本部兵马,用这样一支军队主攻,是没一点道理的。    只是先前因为大军没有侦查清楚,才忽视这一环。    现在既然已经确认了吐蕃人的意图,那么这一战,就必须得速战速决了,否则就中了吐蕃人的奸计。    但是,如果对方有意避战,不跟唐军做正面交锋呢?    郭映觉得不大可能。    驱使这么多的党项、汉儿,不就是存了用他们消耗唐军兵力的打算么,怎么可能不打。    好,那就打!    ……    二十四日,唐军向西推进二十里,距离吐蕃立在白坝城的大营三十里。    二十五日,唐军向西推进十五里,吐蕃按兵不动。    二十六日,唐军向西推进五里,吐蕃军向东移营二里,双方相距八里。    到了这个距离上,人嘶马鸣声虽然听不到,但眼尖的士卒都能看到双方斥候相互纠缠,捉对厮杀的场景了。    唐军斥候略胜一筹。    一来幽州突骑、卢龙骑兵本就是名震天下的名骑,二来李晟给他们开的赏格很高,斩一级可得三匹绢。    第三么,吐蕃骑兵骑射实在太拉跨,若不是有阿柴(吐谷浑)骑兵的存在,战场环境早就为唐军一方掌控住了。    这也难怪,吐蕃毕竟不属于游牧文明,士卒皆弓马生疏,不过他们的重装甲骑,或者说重装骑马步兵却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军,常常令唐军步卒望而却步。    试想,刀劈剑砍,引弓放箭,人家却毫无伤,这换谁遇到了不怵。    在之前的唐蕃战争中,唐军还可以采用重骑兵冲击或者用陌刀军与之一较高低,但是如今产马地丧失,精兵四散于诸镇,唐军对上吐蕃重步兵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还好李晟这人思虑周全,从长安的武库中搜罗了几十具重弩。    二十七日天方亮,吐蕃军率先动了进攻,打头阵的是汉军,约摸万人,按吐蕃的说法,就是一个万户。    这些汉军士卒原来也是唐人,州郡失陷之后被迫降蕃,遇到大战常常被征,又因为父母妻儿都在吐蕃治下作为人质,在战场上往往表现得异常拼命,悍勇非凡。    或许用不了多久,司空图诗句中的那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那一幕就要出现在他们的后代中。    但郭映阻止不了这个,他只能顺势而为,就像现在,他只能听着中军的角声,看着令旗,跟着大军合噪而进。    韩旻手下的幽州步骑连日作战,劳苦功高,李晟也不好意思在让他们在临阵接敌中再担任主攻,便让郭映、杨朝晟、张庭芝三人麾下兵马接战。    大军摆的是锋矢阵,这是一种常见,可攻可守的阵型,杨朝晟主动承担了前锋张开的那个“箭头”,郭映、张庭芝二部分列他左右稍后一点,神策军为左翼,幽州军为右翼,李晟领襄汉兵居中。    山南兵居最后,为预备队。    “咚咚咚……”    “呜呜呜……”    鼓声动地,号角呜咽。    那种金戈铁马的肃杀之气瞬间就盈于这片两军交战的荒野,郭映感觉自己浑身血液都沸腾了。    初时两军行军速度还算正常,等到了约摸两三里地的时候,节奏就突然降了下来,因为两边都要整军,大军作战,不比校场较艺演习,终归是要以正正之旗、堂堂之阵迎战的,没那么多的花样。    吐蕃汉军这边是很常见的方阵,士卒们配备了吐蕃制式长枪,这种枪比唐军惯用的木枪更细、更长,因此李晟布置了接触面最少得锋矢阵,力求最大程度减少唐军的伤亡。    只要锋刃能插入阵中,那么两翼的选择就多了,如果敌军本镇不动摇,那它就尾随破门而入,如果敌军本镇动摇,那它就倒卷珠帘,袭其两翼。    两军就这样相向而行,两里地的路程愣是走了半个时辰,最后双方相隔百米遥遥相望。    “咚咚咚……”    “呜呜呜……”    这时,中军鼓角再响,瞬息之后,唐军前锋锋刃位置的杨朝晟部动了,其势动若脱兔,迅猛如雷,如同闪电划破苍穹般,直取吐蕃军阵。    这些冲在最前边的跳荡兵一手持横刀,一手持大盾护住胸腹及面部,身体微躬如同豹子般,几乎是眨眼间就冲到了吐蕃汉军军阵前。    郭映、张庭芝二部亦紧紧跟在杨朝晟部之后,同样向前挺近,而两方中军阵中的弓手也不约而同的开始了抛射。    区别只在于吐蕃弓弱,抛射的箭矢软弱无力,而且因为唐军采用了锋矢阵的缘故,吐蕃一方射出去的箭矢根本覆盖不到唐军两翼。    而唐军中军射出去的箭矢,稳稳的落在了吐蕃汉军阵中。    当然,要靠百余步的抛射造成对方一个大的减员,那是不可能的,顶多也就是削弱一下敌军士气。    不过,李晟这个排兵布阵,确实是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