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抗战我竟是富家少爷黄埔生 >第三十四章 终进考场

第三十四章 终进考场

作者:君庆泽远更新:2024-04-06 08:50:00

    

将先生对着上官修筠所叙述的事情,算是让上官修筠知道了子任先生是如何思衬自己此时的处境的。

对于子任先生,这些所说,所预测的事情,全都变成了现实,上官修筠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子任先生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一套的。

将先生拍了拍,这个上官修筠的胳膊,示意上官修筠随这自己的引导,去往了原本将先生所在的面摊上。

上官修筠随着将先生来到了,刚才的这一处简陋的小面摊上,上官修筠还未到,便见到原本坐在摊位上的几个人,纷纷站起身来,面露微笑,对这上官修筠摆手示意。

还不等上官修筠走到近前,几个人便热情的将上官修筠围了起来,纷乱的说道。

“你好!我是耒阳县的伍文生。”

“你好!我是耒阳县李汉藩。”

“你好!我是衡山县的赵楠。”

“你好!我是醴陵县的张际春。”

几个人对着上官修筠热情的介绍,上官修筠挨个握手示意。

“你们好!我是来自宁波的上官修筠!”

虽然说有点像后世的选秀节目一样互相介绍,上官修筠自己感觉有点尬,但是盛情难却啊!

就在几个人进行短暂的介绍的时候。

几声悠长的钟声自淞沪大学内部响起,除了上官修筠之外,几个人不约而同的转过头,将自己的目光紧紧的看向了不远处的偏门。

这个在现场负责维持秩序,和安排考生考场的这个工作人员,听到钟声之后,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将这些人护送进了淞沪大学所临时安置的考场之内。

因为在这个时期,真的举办像如此大规模的考试,真的是很困难的!

在后世的北伐里面,就提到了北伐的这个目的,就是为了打倒吴佩孚、打倒孙传芳。

第一次北伐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倒,这个盘踞在两河流域的这些军阀们。

但是现在实际上的情况,就是整个淞沪地界的实际上的控制人,还是由这个旧式军阀孙传芳,和一些统治租界的外国人所实际控制的。

所以说,子任先生能够在孙传芳的眼皮底下,秘密组织了规模如此庞大的一个分考场,足可谓是,胆量惊人!

这次复试的规模,和检查力度,也远远的超越了复试,在进入淞沪大学之后,将会有人收取,党员举荐书、学历证明或者是毕业证,初试的通过证明,初试的考官。

按照已经准备好的备案,一桩桩一件件的仔细查验,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立即驱逐。

足可见青白旗和全国各界人士,对这个复试的重视程度,这个第二步的复试是整个招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发挥着承前启后的“筛选器”和“传送带”功能。

根据《淞沪执行部组织部办事细则》规定,部长“总揽本部事务”,而各部处秘书的任务则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

淞沪执行部成立前后,国民党元老胡先生等常委部长大多事务繁忙,故而部内具体工作主要由各部秘书实际操作,军校招考工作即是如此。该项工作的实际负责人系时任秘书处文书科主任(代理)、组织部秘书的子任先生和调查部秘书孙镜先生负责的。

民二十二年2月28日,淞沪执行部召开第一次各部联席会议,商讨军官学校招生接洽事宜。

2月29日,考生开始报名。

3月10日,报名截止,共有186人报名。

3月12日,借上海大学举行考试。

当日,有173人应考,有10余人未到。

3月13日,上海执行部召开第三次执委会会议,对军校招生事宜进行解释和部署。

3月14日,揭晓成绩。实际录取130人。

随后一面通知录取学生领取证件和赴粤川资,一面继续筹办补考事宜。

3月20日,补考报名截止。补考考生共计264人。

3月23日,借中华路勤业女子师范学校举行补考。

当日,有225人应考,有30余人未到,有8名考生因替考作弊被驱逐出考场。

3月26日,揭晓成绩。实际录取73人。

因第一次录取的130人中,有自请撤销者2人,舞弊撤销者1人。

两次考试最终录取考生共计200人整。

3月27日,通告补录的各位考生领取证件和赴粤川资。

上述便是整个淞沪复试的全过程。

在这个工作人员的安排下,上官修筠也和将先生几个人的队伍混在一块儿,甚至说,这个赵楠和这个张继春两个人看着上官修筠走路不方便,直接将这个上官加起来搀扶着走。

几个人协伴着走过去,刚刚指引的这个淞沪大学的小侧门,从小侧门里面进去。

因为为了避免考试规模过大所带来的问题。

委员会专门将淞沪大学的大门紧紧的关闭,仅仅只是开了一扇大概只能通过三四个人的一个小的一个侧门。

进去之后那,在工作人员人员的指引下,拿着需要自己准备好的。

学历证明,党员举荐书、初试通过证明、初试考官开出的证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挨个进行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