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展身手 >第32章 边区工业化提速

第32章 边区工业化提速

作者:云空行更新:2024-05-06 01:22:38

    

史将军说话还是比较靠谱,2个星期后,任重要的五小工厂工艺图纸部分到货,同机到达的还有一个6千千瓦的火电厂汽轮发电机的转子,正好是任重要求的火电厂核心部件,足足有好几吨。

对于上百吨的汽轮机来说,这个东西算是小巧的,不过技术难度材料要求高,普通材料的寿命没法保证,所以任重这边要了一个作为研究的参考对象,至于定子部分,机座、定子铁芯、定子绕组、端盖等算是傻大笨粗部分,以铸件为主,现在黎明研究所下属钢铁厂铸造这些问题不算大。

所以拿到这个6mw火电厂的图纸和转子后,黎明研究所的火电厂陡然开始提速,发电机部分,经过微调,就可以增加发电功率来匹配这个新的汽轮机转子,剩下的部件按照图纸设计铸造,估计一个多月大部分设备就可以完成。

现在没有什么环保部门,大量的环保设施自然没有,任重也没有时间去完善,毕竟现在先考虑活下去的有无问题。

铁皮厂房的修建比想象中更快,为了加强伪装,在铁皮屋顶上面加了一层秋收的麦秆在上面,远远看去,就是一个体型相对庞大的茅草屋,一点都没有工厂的感觉。

如果没有内线暴露消息,单纯在空中要看出来,除非看到烟囱冒烟,可是就算任重现阶段不讲究环保,黑烟部分还是考虑了过滤措施,冒出去的多半是白色的水雾为主,很快就能在空中散开。

毕竟这些技术在主世界已经非常成熟,任重直接抄过来用就好,比起这个世界的简单粗暴,技术上任重还是把流氓鹰的这个淘汰产品拔高了一个层次。

火电厂是这样,其余的钢铁厂、化肥厂、玻璃厂、炼油厂也同期开始按照图纸在建设中,现在是冬闲期,虽然外面天气也冷,但是还没有塞外那种出不去的程度,手中有粮的边区直接动员了几千人参与任重的五小工厂建设。

要知道这才算是边区第一批真正的工厂,有正经电气设备,有厂房,还有标准化作业程序,比起任重之前的那个土高炉,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所以边区也非常重视,把搞工业的专家能集中的全部集中起来,一边建设一边学习经验,因为这个样本成功后,接下来他们就要承担推广的任务。

设备部分黎明研究所这边可以生产,但是安装和运行,却需要靠他们这些去做,边区那边现在非常的默契,对于黎明研究所,不遗余力的帮助搞建设,把首台套建设好以后,修订改进的新方案就会转移给边区去复制。

任重没有对这些技术有一点讨价还价的意思,直接白送。

军工部分,都没有谈条件,民用产品,才为管理层争取百分之二十的红利进行激励,确保工厂生产经营具备强烈的积极性。

现在战争期间,任重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扯这些东西,所以同边区之间的配合可谓丝滑,这边提要求,那边直接响应,调用民工、调用部队,从来不打折扣。

这就让任重可以把生产能力直接拉满!

在边区,团队虽然少,但是大家都是实实在在干事的团队,这在大后方完全找不出来。

这就让名气不彰的黎明研究所,在飞快推进边区的工业化进程,等到这五小工厂成功,对于下一步边区工业进展带来的效应将会让人无法估量。

别的不说,单是那个小化肥厂,哪怕产能在主世界来说不值得一提,但是放到边区现在,3万吨的化肥,可以为边区增加75万亩高产良田。

要知道边区现在虽然说耕地面积超过1000万亩,人口150余万,但是大部分广种薄收,粮食总产量太感人,一共才137万石,换算一下就是4.11亿斤(边区1石=300市斤),人均粮食274斤,这个比七路半的河套地区少太多了!七路半那边半个后套170多万亩耕地,一年下来至少也要收2.3亿斤各种粮食,人口才26万人,加上军政人员都不到40万人,人均粮食575斤以上。

可见边区的农业生产简直一言难尽,地开得很多,最多一年都开荒100多万亩出来,但是土地不行,灌溉和耕种技术没跟上,水浇地不多,粮食的亩产完全不行。

要是没有任重乱入,搞出来10万亩延河水浇地,加上几万亩良种超千斤的高产地,边区的粮荒问题还要持续好几年。

如果化肥厂投产后,能够把高产地扩充到75万亩,哪怕亩产超不过千斤,能够超过500斤,那就等于多出来3.75亿斤粮食,把粮食的产能几乎翻一番,人均粮食就超过500斤,基本上可以不饿肚子了。

而且可以把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入边区警备部队,一部分转入边区初步工业化的工厂或者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当中,可以把主力部队开始向北进一步输送扩张。

以现在任重这边工业化进程,接下来边区这边水利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将大规模展开,在41年底和42年初,沿着边区无定河、延河、窟野河改造百万亩水浇地的水利建设工程就在轰轰烈烈开建。

与此同时,向北的公路建设在优先执行,边区到绥德,绥德到伊克昭盟的公路,要在原来的大车(马车、牛车)基础上扩宽夯实,使其符合路面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