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无名抗日英雄谱之潜行敌营 >第21章 特高课

第21章 特高课

作者:蚁鸣更新:2024-04-22 10:54:44

    

由于唐博虎、马晋宁各带一个旅团,分别参加晋西战区南、北战场的扫荡战,所以唐博祥、刁魁义不随军出发,他们带领司令部的人到城门处送行,刁魁义看着跨马离去的马晋宁,阴冷的脸上掠过一丝寒光。

刁魁义转身向唐博祥请假,说是很长时间没回家探望父母了,想要回一趟太元,唐博祥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刁魁义上蹿下跳半天、啥也没得到,回去找他爹求援、他心里很清楚,但唐博祥不怕,扩军完成后,片山旅团长、梅津三郎现在跟唐博祥说话、都不再像之前那样趾高气昂了。

刁魁义有轿车,但扫荡战马上就会展开,公路就变得不再安全,他带走了司令部警卫营的一个排保护他自己,乘坐火车去太元。

晋中西部。

日伪军分南、北两路向根据地压去,但早就得到准确情报的定平、勐县的县大队早已转移,日伪军武装行军一天,连一个八路军也没遇到。

由于马晋宁所部的斥候连走在大部队前面,时不时就开两枪,沿途村落的老百姓在日伪军进村时,早就坚壁清野、逃进山里去了,山区贫瘠,绝大部分农民都住窑洞,日军就算想烧掉民房泄愤、都觉得太麻烦。

任道远收到军区命令,心里很憋屈,他认为趁夜袭杀马晋宁是最好的机会,但他也不会莽撞行事,服从命令是革命军人的天职。

泉阳。

唐博雅参加了魏世忠主持的全站会议,军统泉阳站的17名特工全部到齐,其中有几人、唐博雅是第一次见到,因为有8人不是洋行的人。

魏世忠宣布,即将对旧街煤矿展开一次武装侦查,他慷慨激昂的把“为了党国、不成功则成仁”的豪言壮语说的口沫横飞,并不忘了激励士气:

因为驻守矿区核心位置的骑兵大队离开,德江大队已经收缩了防卫圈,此时正是破坏日寇阴谋的最佳时机,局本部给了八支冲锋枪、能够对日军形成火力压制,行动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快打快撤,有机会就炸毁日本的秘密基地。

魏世忠表示自己将亲自带队参加这次行动,除了三位女同志,其他十四人全部参与,两人一个战斗小组、走在最前面的是三个战斗小组,另有拿短枪的三个爆破小组紧随其后,魏世忠和另外一人持冲锋枪作为支援、接应小组。

没人敢对魏世忠的计划提出异议,只有唐博雅明确反对搞这种冒险行动,她说完,魏世忠又发表了一番令人热血沸腾发言。

参加军统的青年,都是爱国的热血青年,也容易头脑发热,在魏世忠极具诱惑性演讲结束时,他们已经在摩拳擦掌的准备出发了。

魏世忠说日军的骑兵大队刚离开,德江大队现在肯定很警惕,再等几天,等日军松懈下来再行动、把握会更大。

军统泉阳站第一次全员参加的会议,在一群年轻人群情激昂的氛围中结束了。

吉原伎町。

唐博祥在吉原伎町宴请梅津三郎,唐凰公司订购的轻工业设备很快就会陆续发货了,可他的厂房,除了马晋宁给他搞来的水泥、钢筋外,唐凰公司总经理就再也买不到一点儿了,唐博祥一点儿股份也没给马晋宁,也就不好意思再找他了。

唐博祥敢张嘴求、同时也认为对方也有那个能力的日本人,只有梅津三郎了,所以他提前帮他指名佐佐木苍优陪侍,酒过三巡,佐佐木苍优跳了一支舞后,唐博祥提出请梅津三郎帮他搞一批水泥和钢筋,要不然设备就要放在露天雪地里了,谁知道会不会冻坏,关键是影响赚钱呀。

梅津三郎知道华北方面军已经制订了“囚笼政策”,日军高层认为,只有不断修筑碉楼、围墙,将根据地完全包围起来,再不断蚕食根据地,高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败八路军。

梅津三郎还在上司那里听到一个小道消息:

囚笼政策的始作俑者是裕仁,远在东京的裕仁,查看了从南昌起义到陕北期间,红军、八路军的所有大小战役,尤其是井冈山时期的五次反围剿战争。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国民党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主要原因是王明、博古采取左倾冒险主义,听信外籍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犯了军事冒险主义错误,让红军与有绝对优势兵力、武器优势的国民党军队打阵地战所致。

裕仁只看到,蒋介石采取了德国军事顾问的“堡垒战术”,军队采取步步为营、齐头并进的战术,每前进一点儿、就地开始构筑堡垒工事,认为这是战胜八路军的不二法门,于是,通过帝国参谋本部给华北方面军做了暗示。

日本人故意把“堡垒战术”改为“囚笼战术”,以向世人表示这是日本人自己“新发明”的战术。

所以,华北方面军对每一袋水泥都加印了编号,用到了哪座碉楼、哪排围墙、那个碉堡都要登记造册,方面军会组织不定期现场审查。

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梅津三郎对唐博祥暗示的高价购买水泥、钢筋,故意假装听不明白,而是说等泉阳制钢厂、泉阳水泥厂建好后,他会动用自己的特权,给唐博祥弄来足够的低价水泥、钢筋。

唐博祥干脆挑明了说,时间不等人,求他帮想想办法,无论如何在下雪前、帮唐凰公司搞到水泥、钢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