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网游小说 > 五分之一的死亡游戏 >第178章 所谓卧底

第178章 所谓卧底

作者:柳红缠更新:2024-05-07 03:02:29

    

他想到了一个以前曾在电视上看到过,并且也曾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的同名游戏:

谁是卧底。

这个游戏的规则很简单,首先由裁判准备两个意思相近的词,其中一个词数量很多,另一个词只有一个,然后将带有词的纸条分发给玩家。这样一来,有一位玩家拿到的词和其余所有人不一样,他便是这场游戏的“卧底”。

比如,六人游戏,其中五人拿到的词都是「可乐」,第六人拿到了「雪碧」,那么这个拿到了「雪碧」词条的玩家就是卧底。

接下来,大家会按照顺序进行发言。每轮发言过后,所有玩家都必须要进行投票,得票最多的玩家将遭到淘汰。

在一定轮次内,如果正常玩家成功淘汰卧底玩家,那么正常玩家获胜;如果一定轮次内卧底玩家仍然没有被投票出局,那么卧底玩家获胜。

这是一个规则简单而且可以随时开始的团建小游戏,而且和这场游戏有一定相似之处——

正因为此,带给了林朔一些启发。

他在想,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与之前鬼楼副本中的情况类似,其实真正的目标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那个卧底?

之前,他从未往这方面去想。因为他拿到的卡牌1上分明写了三个大字:非卧底。

所以,他一直都在以非卧底的视角来观察、审视这场游戏。

但如果,自己就是卧底呢?

一只狗身处于人类中,身为人群中唯一的狗,它自然是异类;一名人类身处于狗群中,身为狗群中的唯一的人,人就变成了异类。

如果说,其余所有玩家拿到卡牌的牌面都是「卧底」,而只有自己的牌面是「非卧底」,这种情况下,自己不就相当于这个异类吗!

自己,才是真正的卧底?

当然,这种解释虽然有道理,但也确实存在歧义,因为其他玩家的牌面是卧底,可以用两种解释…是吗?

再次审视规则,可以发现规则中提到的「卧底」只有一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抽中「卧底」牌的玩家才是真卧底的话,岂非有五位卧底?这明显与规则相矛盾。

所以,可能存在的歧义,早就已经被游戏本身的规则所限制、抹除!

在小丑的规则介绍中,他也只是表示会发放卡牌,并没有说卡牌上写了什么字就代表玩家在这场游戏中就是什么身份。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意味着这场游戏与「谁是卧底」有着相同之处——卧底的身份并不取决于你抽中的牌上写了什么,而取决于你抽中的是否是与其他人排面不同的唯一一张特殊牌!

拨云见雾!

然而,如果这一切成立,那么事情恐怕与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在林朔思考的同时,时间滴滴答答过去。

可可、绿茵与赛罗三人似乎因为什么事爆发了争吵,风暴的中心这次并非绿茵,而是赛罗。

可可、绿茵发难的点也正巧就是林朔先前的怀疑点:在赛罗对自己先前游戏经历的描述中,给人感觉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愣头青,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然而从这场游戏中的表现来看,不说他有多么聪明机敏,至少和“蠢”这个字不沾边,他有在积极思考并且发表自己的简洁,对不对暂且不论,可至少过程中的逻辑是比较清晰的。

也就是说,他在这场游戏中展现出的形象与他描述中自己在之前游戏中的表现形成了较大偏差。

赛罗当然不服气,他表示人都是会成长的,当时自己不行,不意味着现在的自己还是不行。再说,如果他要故意造假,完全可以在更隐晦的地方动手,没有必要这种地方下套,否则这不是套路自己么?

如果是第一或第二轮有人力推赛罗的话,林朔恐怕也会跟一嘴,但现在的他完全没了这个心思。

因为,他知道,自己距离真相已经很近了。

假设自己先前的猜测成立,也就是说其余所有人拿到手的都是「卧底」,而自己是「非卧底」。

然而,游戏刚开始,拿到「卧底」卡的五个人也不知道这件事,他们第一反应肯定会觉得自己就是卧底,因此自己需要故事造假。

这本身是没问题的,因为规则中并没有说只有卧底才能故事造假,哪怕不是卧底,想编造故事也不是不行。

问题出现在自己身上:

身为卧底,自己必须要造假。然而,因为起初自己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卧底,所以自己的故事确实是真的,这中间绝对不会出错。

但这样一来,违反规则的自己不应该早就遭到惩罚了吗?难道自己在不知不觉间说了谎?

的确,他不知不觉间中招了。

他想起来了——

在自己说完故事主体内容、准备结尾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

「关于身份,我当然不是卧底」。

在这个游戏中,要求的不是说谎,而是弄假。

前者带有主观色彩,比如你记错了以为自己昨天吃了一碗饭,告诉别人自己吃的是饭,但其实吃了面。在这个例子中,并非你主动骗人,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