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命记 >第四三四章 覆辙

第四三四章 覆辙

作者:哼哈大王更新:2021-03-11 10:16:48

    崇祯十二年十月初五日清晨,寅时已过,刚入卯时,杨振带着大队人马以及在卧牛沟获得的大批俘虏、大批车炮辎重物资,历经一路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抵达了北石壶山以北的海岸附近。

    其实,葛砬子山一带,与塔山以南、连山以北的海岸线之间,直线距离并不遥远。

    若是杨振只带着先前的火枪兵、掷弹兵,包括冲天炮炮队,走完这段路程,可能也花不了一个时辰。

    但是带上了二十二门沉重的炮车,以及三百余辆分别装载着军粮、弹药、军械、衣甲与首级的大车,他们的速度却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了。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杨振方才深深体会到石廷柱带着车炮辎重行军的难处,同时也有点明白了多铎和豪格为什么会忍不住留了石廷柱督率车炮辎重在后缓行了。

    好在这一路上虽然坎坷难行,但是杨振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不管是立营在宁远城下的满鞑子肃亲王豪格,还是率军立营在锦州城外的两黄旗汉军固山额真马光远,都没有在夜里派出人马赶来。

    满鞑子两黄旗固山额真马光远,可能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但是近在数十里外的豪格一定得到了消息。

    然而,豪格并没有派出大军来援,至少是没有向东官沟、卧牛沟方向派出救援的人马。

    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然,到底是因为豪格与多铎有嫌隙,所以豪格见死不救,还是因为豪格担心夜里出兵再遭伏击,那就不是杨振所能知道的了。

    总而言之,豪格没有派出军队北上,马光远也没有派出军队南下,他们的按兵不动,给了杨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可以带着获得的战果,安然抵达自己预定的目的地。

    卯时之初,杨振抵达海岸。

    这个时间段,相当于早上五六点钟左右,此时夜暗虽未散去,但是天将破晓,天色已然微微亮。

    北石壶山以北的海岸上,海风凛冽,早将昨夜海面上升腾的雾气吹了个干干净净。

    杨振领着大批人马的前队,一出现在海岸上,就被守候在附近山头上的俞海潮发现了。

    俞海潮经杨振看重,先后两次率队渡海,前往盖州湾、复州湾、金州湾一带公干,与胡长海、高成友联络,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俞亮泰麾下的二号人物了。

    这一次,俞亮泰、严省三跟着杨振到东官沟一带打伏击,就把他留在了海上,叫他坐镇统领整个右翼船队。

    俞亮泰、仇震海、袁进等人率部收拾了东官沟的战场,沿着连山河返回海上之后,就又把他派了上岸,叫他在岸上留心接应杨振一行。

    俞海潮看见杨振的前队出现,立刻赶来相见,先是恭贺了自家都督率军取得东官沟、卧牛沟伏击战的大捷,然后又对杨振说道:

    “都督,昨夜里卑职值守船队,觉华岛那边派船遣人来报,昨日傍晚宁远团练总兵金国凤率军出战,陷入重围,战死于宁远城外北山岗!辽东巡抚衙门急令都督带领咱们松山官军走海路救援宁远!”

    “啥玩意儿?!你说啥?!”

    “卑职是说,宁远急令都督率军救援——”

    “不是这个,是前一句!你是说有人报信金国凤战死了?!”

    对于方一藻叫他带兵救援宁远城,他并不关心,有了东官沟和卧牛沟伏击战的胜利,满鞑子发起的宁远之围,即将不解而解。

    现在他最关心的乃是,金国凤的生死,所以他看见俞海潮点头,随即又向他追问道:“这个事情,确定了吗?”

    俞海潮见杨振真正关心的是这个事情,当即再次点头答道:“这是觉华岛水师转递的宁远塘报,据说宁远城向山海关,向京师递送的塘报,也是这个说法。所以,这个事情,当是千真万确了!”

    “可知他为何非要出城,又是死于何人之手?”

    “这个,卑职不甚清楚,只是听说,昨日午后满鞑子即开始兵围宁远,挑衅邀战,作势攻城,城上枪炮齐发。后来满鞑子一路人马撤围北去,剩余人马退至宁远城外北山岗安营扎寨。金总兵为了激励城中士气,又以为有机可乘,遂领兵出战。结果——”

    俞海潮说到这里,见杨振眉头紧皱,脸色阴沉,整个人的情绪由刚刚见他的惊喜,瞬时转为低落,于是立刻接着说道:

    “觉华岛转递的宁远塘报,本来要走海路,送去松山城,但在连山外海刚好遇上了我们的船队。目前那个塘报就在觉华岛水师袁副将的手上,一会儿上了船,都督一看便知。

    “另外,据说——,据说,金总兵的一个儿子,金士俊金守备的弟弟,也在宁远城外北山岗一同战死了。同死的,还有金总兵父子麾下一百多亲兵家丁。”

    俞海潮说完了这番话,就看见杨振双手捂住了脸,使劲揉搓着,固执地但却徒劳无功地掩饰着自己泪目难过的样子,当下便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的杨振,已经想明白大体上是怎么回事了,这让他一方面感到痛心不已,另一方面又难免生出许多自责。

    满鞑子只是围了宁远城才两天,金国凤就忍不住出城接战,而且还是在杨振多管齐下叫人传话,叫他不要轻易出战的情况下,重蹈了历史覆辙,其实追根溯源,其直接原因,却恰恰是杨振自己发起的卧牛沟伏击战。

    杨振叫张臣率队伏击了石廷柱,将他捆在卧牛沟里,石廷柱不得已派人向多铎求援,于是多铎便率军离开了宁远城下。

    紧接着,金国凤认为城外的满鞑子一下子走了几千,只剩下五六千人,只要自己激发出宁远城一万多守军的勇气,就能够将城外的满鞑子击败,取得一次大捷。

    于是,他就又走上了与原本历史上相同的那一条路,以为自己敢率百十人出战,就能激发城中辽东军的血气之勇。

    然而金国凤哪里知道,宁远城中的守军虽多,却与他的立场完全不同,怎么可能从他的身上受到一丝一毫的激励呢?

    杨振千方百计地想要避免金国凤之死的发生,可是到最后却发现,这件事情正是由他自己所采取的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

    一想到这一点,一想到历史上发生的悲剧最终仍旧不免于发生,他就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对命运的一种深深的无力。

    好在杨振入主松山的时候执意留下了金士俊,否则的话,这次一同死难的,恐怕就是他们父子三人了。

    良久之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的杨振,揉了揉眼睛,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来,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对俞海潮说道:

    “海边风大,眯了眼睛。好了,此事——我知道了。你去传令吧,叫李麻、胡图格、夏舒三人即刻率部南下,到连山河畔巡哨,等待其他各部全员离岸,他们就可以撤回红螺山去了!另外叫其他各部,抓紧登船离岸,咱们返回松山!”

    杨振说这话的时候,李禄、杨珅等人押解的后队车马辎重,也已经全员抵达海。

    同时,袁进、仇震海、俞亮泰等人,也率驻泊在附近的船队,靠了岸,停了船,开始指挥各部人马将物资搬运装船了。

    此时正值这一带的潮水处于高位未退的时刻,比起潮水处在低位的时候,装载人马物资上船,要轻松了许多。

    原本仇震海、俞亮泰、严省三他们从小凌河口一带出发的时候,带出来的大小船只有七十二艘。

    当时,杨振一心只想着杀伤满鞑子的有生力量,只想着破坏他们的重炮粮械,并没有想着要截获了他们的大批车炮物资并带回松山城,所以,他并没有带来更多的船只。

    然而,事情的进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不仅大量地杀伤了满鞑子的有生力量,而且还俘获了大批重炮与车马物资。

    如今既然截获了这些东西,只是一味地毁掉了,却又未免可惜。

    也是多亏了袁进从觉华岛带来的大批船队,让杨振他们有了足够的船只,可以将俘获的物资全部装上船,运回去。

    从卯时三刻开始,到辰巳之交,历时将近两个时辰,所有车炮辎重等物资,全部分派装载完毕。

    伏击战结束以后俘获的各色战马、辕马,多达两千多匹,则全数交给了李麻、夏舒、胡图格三人所部,让他们带回大小红螺山去了。

    而杨振也从北石壶山的山顶上下来,跟着杨珅率队压阵的冲天炮队,最后登上了袁进给他特意预留的一艘大船。

    随后,各支船队一起扬帆离岸,乘风破浪,往松山外海小凌河河口的方向行去。

    “都说满鞑子的肃亲王豪格行事鲁莽,易冲动,但是依我看,此人粗中有细,却也不可小觑呐。”

    杨振最后上了袁进的船,见了袁进以后,便对他说道:“他这一次按兵不动,我看就比那个什么十王爷多铎高明一些。”

    杨振虽然十分担心屯兵在宁远城下的豪格会突然率军出现在连山以北,但是他的心里未尝没有再打一场伏击战的想法。

    依托海岸附近的山地打伏击,原本就是他这次离开松山,走海路出来寻找战机的初心。

    背靠海岸,让他随时可以获得弹药补,也给可以随时撤离,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若是豪格真的率军来了,杨振仍然有信心在这一带的山地上,给他一个重击,尽管他现在的队伍已经十分疲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