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强国梦 >_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_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

作者:另类天体_铁血科技更新:2021-03-18 10:04:23

    第174章无可奈何花落去

    1927年6月23日,国民革命军西南军第一师二旅,从驻地谅山乘坐军列开赴海防。

    驻守海防的法国殖民军的军舰早在数天前就护卫着大批满载法国陆军官兵、平民的商船仓皇逃向广州法租界。西南国民军第一师二旅没有费一枪一炮就占领了这座港口城市,唯一的缺憾就是法国殖民军临走前用舰炮击毁了海防的炮台。

    也在这一天,西南国民军飞行中队集中莱溪邑机场的全部飞机对西贡周围高地上的法军城防工事开始进行大规模轰炸。集结在西贡周围的西南国民军炮兵部队也配合飞机对其进行了猛烈炮击,空袭和炮击一直持续到6月30日,法军城防工事大多毁于飞机投掷的白磷燃烧弹中。

    驻留西贡的法国殖民军在西南国民军的持续轰炸中备受煎熬,而此时法国的政治家们正在为是否向印度支那联邦增派援兵争得不可开交。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本名为《安南见闻录》的纪实书籍在法国巴黎一家隶属于法国共产党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西斯顿所著,西斯顿数年前在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报当记者,前年那家报社倒闭,西斯顿携妻带子来到河内谋生,在河内生活期间,耳闻目睹法国人对安南人的奴役、欺凌,对安南人的处境颇为同情。去年西斯顿有幸结识了振华报馆馆长郑汝霈,西斯顿在与郑汝霈的交往中,透漏了自己要写一部揭露法国殖民者在安南残酷压榨、欺凌安南人的书,自己正在搜集资料。郑汝霈敏锐地觉察到西斯顿的书对西南国民军将法国势力驱逐出安南大有裨益,于是郑汝霈为西斯顿提供了一笔充裕的资金资助其写作,并为其提供了许多详实的写作资料。今年三月份《安南见闻录》终于完稿,四月份由振华日报连载,并由振华报馆下属的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立即在国内和安南引起巨大反响,在西南政府的组织下,安南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对法国殖民运动。

    鉴于《安南见闻录》在安南产生的政治效应,西南政府安插在法国巴黎的情报组织,与法国共产党取得了联系,无偿送给法国共产党五千盒青霉素。

    《安南见闻录》通过法国共产党控制的出版社出版发行。法国共产党曾与总工会在1925年组织过一次总罢工,参加罢工人数达到了一百多万,要求法国政府立即将军队撤出摩洛哥和叙利亚。法国共产党得了中国人的好处,自然要为中国人卖力,法国共产党借助《安南见闻录》的推波助澜,与七月中旬领导法国工人在巴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日”斗争,国内政局不稳,印度支那联邦殖民军、远东舰队的巨大损失,最终迫使法国政府放弃了向安南增兵的计划,密令印度支那总督马特兰尽快与中国人达成和平协议,为法国在撤出安南之前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利益。

    马特兰已派出法国商人与围困西贡的西南国民军第七师师长白崇禧进行了试探性接触。白崇禧立即向西南国民政府主席齐志宇进行了请示,齐志宇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可以与法国人进行和平谈判。于是双方很快就确定了谈判地点、时间以及人员。法国政府放弃了向安南增兵的计划,而马特兰手中的兵力在西南国民军针对西贡持续轰炸中损失惨重,由最初的一个师锐减到不足七千人,而且大量的伤病员被困在城中无法得到医治,士兵的士气低迷,军心涣散。谈判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嘴皮子,马特兰深知这一点。面对如此困局,马特兰受命率领谈判代表团去龙州与西南国民政府谈判,他有一种无力感,只觉得前途暗淡,希望渺茫,从踏上谈判路途开始就觉得心里始终有一块大石头压着,憋闷得难受。

    谈判中马特兰提出的条件十分可笑,他提出法军可以放弃在广州湾的权利,但远东舰队在西贡和金兰享有驻军权,期限三十年。再就是法国在印度支那的资产权益。马特兰说出这两条自己都觉得很滑稽,除非中国人是傻瓜才会一口应承下来。可是这两项条件是法国政府的授意,他无权改变,只能硬着头皮说出来。主持此次同法国殖民当局谈判的是西南国民政府副主席李宗仁。

    李宗仁望着马特兰淡淡地一笑,不无讥讽地道:“总督大人,你刚才提出的条件,让我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贵军刚刚得到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可是据我所知,你们的远东舰队在我军飞机的空袭中损兵折将,而你们在印度支那最后的据点西贡目前正被我军团团围困,城中官兵在我军连续空袭、炮击中伤亡惨重。是这样吗?总督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