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强国梦 >_第三百四十章 摧枯拉朽

_第三百四十章 摧枯拉朽

作者:另类天体_铁血科技更新:2021-03-18 10:08:18

    第340章摧枯拉朽

    运5水上飞机一共运送过来三批油料、弹药,第四批运5水上飞机飞过来,在这里加满燃油后向拉合尔飞过去。半个多小时后,那些运5水上飞机返回苏库尔,补充燃油、航弾再次起飞。如此往复五次,拉合尔的英印军第二重炮旅的重炮便不复存在了。飞行员们将飞机停靠在码头上,钻出飞机在马家军的营地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便又驾驶飞机向卡奇湾飞去,那里还有大批马家军等待乘船前往拉合尔。马家军的船队一次只能向拉合尔运送一个旅的人员和辎重,绝大部分部队需要依靠水上飞机运送到卡其沼泽地北侧的海德拉巴,从海德拉巴步行前往拉合尔。若想攻下拉合尔,马家军必须向拉合尔输送至少三个师的兵力,运送这么多士兵,光靠船队和普杰机场的水上飞机是不够的,贾尔冈、马累岛、锡兰岛的水上飞机都被调了过来,甚至达卡直升机机场的一百架直5多用途运输机都被调了过来,向拉合尔运送兵力、物资。张学良知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对马家军的军事行动没有坐视不理,也派出了仅有的五十架运5水上飞机和几艘商船前来助阵。

    下午三点多钟最先到达拉合尔的是马仲英所部的五师的第九旅,九旅占据了拉合尔城南面一百多里地的几个印度村子,同赶到这里的英印军展开激战。第九旅的阵地靠近河流,这条河流是印度河的支流,马家军的炮艇能够开过来给予炮火支援。第九旅人数虽然只有六千多人,也没有携带多少火炮,可是依靠炮艇提供的火力支援,击退了英印军的数次进攻。一直坚持到黄昏时分,五十架直5多用途直升机飞到战场,五十架直升机上的重机枪居高临下向英印军扫射,冲锋中的印度士兵就像狂风中的麦子一片片倒下去。第九旅官兵趁势跃出战壕,端着刺刀向英印军冲过去,英印军崩溃了,许多印度士兵面对直升机这种新式武器,吓得面如土灰,连逃跑的勇气都没有了,跪在地上,向冲过来的马家军战士举起了双手。直升机虽然只运来一个营,可是却由于直升机的突然出现,导致了一个旅的英印军崩溃了。第二天上午水上飞机送过来一个炮兵团,黄昏时分又有一个团被水上飞机送到了拉合尔,第九旅将一个团又一个营编入自己的部队,夜里八点多钟在炮兵团和炮艇的火力支援下,向拉合尔火车站发动猛攻。经过两个小时激战,击溃防守火车站的英印军,占领火车站。

    驻守拉合尔的部队仍然是英印军第五集团军的19师、38师以及遭受重创的第二重炮旅,兵力并没有增加。早在拉合尔遭到南华共和国的飞机空袭的时候,新德里的英印军意识到中国人可能会进攻拉合尔,担心后路被截断,就抽调了两个师前去增援。可是新德里至拉合尔的铁路被共产党游击队破坏了,铁路沿线的小站也被游击队攻占,新德里至拉合尔的铁路运输全部瘫痪,两个增援拉合尔的英印师只能步行去拉合尔了。沿途不断遭到游击队冷枪冷跑的袭击,有时候还会踏响游击队埋设的地雷。那些地雷威力不是很大,顶多炸断一条腿,如果是印度士兵被炸伤,为了尽快赶到拉合尔,英国军官就会命令将伤兵抛弃,任其自生自灭,至于英国军官受了伤,则一定会要求印度士兵用担架抬着。几次抛弃印度伤兵的做法,激怒了那些没有受伤的印度士兵,那些印度士兵没有胆量发动叛乱发泄自己的愤怒,可是一到晚上宿营的时候,印度士兵就会一个连一个连地逃跑。很快英国人就发现这些逃跑的印度士兵很多都加入了共产党游击队,这些士兵的加入,使得游击队的规模增大了,因为游击队对英印军增援部队的袭击次数和火力都明显增加了。沿途所有河流上的桥梁都被游击队炸断了,英印军援军不得不停下来搭建桥梁,沿途共有七条河流,索性都是小河,士兵可以趟过去,可是运载辎重的卡车却过不去,每修一座桥就要花费一个上午的时间,光修这些桥梁就得将近两天的时间。所有的不利因素都算在内,走到拉舍尔至少需要八天的时间。上帝呀,中国人肯定早就把拉舍尔攻下来了。

    德里的英印军二十万抽走了三万多人,剩下的十七万英印军本来就军无斗志,现在听说后路有被切断的可能,更加惶惶不可终日。红军对德里发动猛攻的头两天,因为红军缺少重炮,英印军虽然两个重炮旅被南华共和国的飞机打残了,可是依然有数量众多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山炮、野炮,顶住了红军波浪式的猛攻。可是第三天南华共和国第三装甲师赶到了战场,英印军的火力优势在两百多辆坦克、自行火炮面前脆弱的就像一层窗户纸,轻易就被第三装甲师连续突破了三道防线。红军进入德里城区与英印军进行巷战,德里的英印军覆灭已成定居,第三装甲师没有必要留在这里,需要尽快赶到拉合尔歼灭拉合尔的守军,并且拦住去往拉合尔的英印军援军。德里至拉合尔的所有河流上的桥梁被游击队破坏,第三装甲师决定穿越斋普尔北部的大沙漠进入后世的巴基斯坦。在大沙漠中利用直升机补充了燃料,穿过沙漠,第三装甲师进入苏库尔。南华共和国昨天调来了数十艘驳船,正等在那里,将坦克、自行火炮运送到印度河西岸,第三装甲师一路向北直达白沙瓦,此时德里的英印军以及拉合尔的守军早在数天前就举起了白旗,这标志着在印度这块陆地上英国人的时代结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