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护眼
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银剑禅说 >第三十九章 泥日寺-3:泥日寺的故事

第三十九章 泥日寺-3:泥日寺的故事

作者:沙漠老胡杨更新:2021-03-18 01:01:07

    “这可不是一般的故事,这也是佛家的一段苦难,”明心法师沉吟了一会道:“我佛释迦牟尼在天竺迦毗罗卫国放弃王子之尊,悟道成佛,初次在鹿野苑为五名弟子弘法,为的是解脱众生的苦难,找到一条众生通往极乐之路,随后在当时信众日众,天下归尊。品書網..在汉朝期佛教传入土,在土延续发展已有千年之久,名寺高僧数不胜数,更有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不远万里入天竺学法取经,才使我土佛法得以延续,不断发扬光大。但佛法的修行也是个历难的过程,佛祖为成正道经过九道轮回,佛法在土的传播也数遭劫难,二位可曾听说过‘三武法难’?”

    “三武法难?”邢玉娘显然是没有听说过。

    “略有耳闻,愿闻其详。”俞承泽道。

    “佛教传到北魏前期,可以说已经是十分的辉煌,寺庙林立,香烟敝天,到了太武帝当政,由于太武帝信道,在不良道士的教唆下,太武帝便下令禁佛,到了太平真君七年,由于在一处寺庙之发现有些僧人不守清规,一怒之下竟下令全国灭佛,顷刻之间,庙宇尽毁,僧众皆被坑之,连光头之普通人众也受波及,可谓惨不忍睹。”明心法师说到这里,算是修行多年也显得神情黯然。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这也太残忍了!”邢玉娘叹道。

    “阿弥陀佛,法难即轮回,这也是免不了的,”明心法师继续道:“北魏太武帝灭佛之难,几乎对北方的佛教造成灭顶之灾,到了他的继任者孝帝时代,为了消弭太武帝灭佛的罪孽,在平城武周山绵延数里,耗时三十余年,开凿佛像万尊,再次尊崇佛法,这才使得佛教得以恢复。到了北周武帝时期佛教再次兴盛,僧尼数量大增,各大庙宇香火很旺,都积累了无数的香火之财。香火可以供养僧众,但太多的香资积聚也会给庙宇僧众带来劫难,为了弥补连年征战带来的国库空虚,北周武帝再次下令灭佛,这次不光是佛门,连同样兴盛的道教也难以幸免,僧尼道众被迫还俗,财产尽收国库,寺庙道观尽赏贵族官宦,从此之后,佛教在土再也没有过如此的兴盛。”

    “但佛教依然在,佛祖依然在。”俞承泽道。

    “当然,佛法无边,人所在处,佛法在,人所尊处,佛祖在,”明心法师道:“虽然这次灭佛没有杀僧尼信众,但也使佛教元气大伤,即便到了大唐盛世,佛教受到皇家的尊崇,到最后还是免不了劫难的命运。”

    “唐朝也有灭佛?”邢玉娘道。

    “唐朝是史极盛的朝代,佛法也得到了极大的弘扬,”明心法师道:“由于大唐朝廷的富足,普通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错,佛门也迎来难得的弘大际遇,名寺宏大辉煌,名僧大德辈出,佛家的典籍不断涌现,三藏大师更是从天竺带回无数经典,佛教从规模无法和北魏、北周相,但典籍、门派却达到极盛,也是在这个时候,佛门又迎来了再一次的劫难,我寺师祖是经历者之一。”

    “大师说的可是‘会昌法难’?”俞承泽道。

    “正是,”明心大师道:“大唐武宗会昌年间,武宗崇道,在道士赵归真的挑唆下,武宗班下敕令,迫使僧尼还俗,大量拆除庙宇,收缴佛寺尼庵资财,最盛之时,京都长安只允许留四座寺庙,东都洛阳只留两座寺庙,每寺只留十名僧人,各郡只允许留下一座寺庙。由于当时的藩镇割据,武宗的敕令并没有在各地认真地执行,但最后会发展到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为弘扬佛法留下一些根脉,在敕令刚下发还没有执行的间隙,师祖了然法师和几名弟子,在数名武道居士的帮助下,从数座即将拆毁的寺庙内收集了大量的佛经和佛财,几经转展,最后才在这人迹罕至之处找到一个可以收藏佛宝的地方,便将当时收集的所有的佛经佛财都运往此处,所有知情人都发下重誓,此生都不将佛宝的秘密透露出去,否则将坠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在本寺这个秘密也只传主持方丈一人,这一传传了数百年。”

    “这佛寺是那时候建的?”邢玉娘道。

    “那时候风声正紧,哪里还敢明目张胆的修建寺庙,”明心法师道:“尽管山里人少,山里人也朴实,但人心难测,保不齐会有个贪功好利之人把这事说出去,所以了然大师带着几个弟子在佛宝旁结庐还俗,像山里人一样的生活。直到武宗驾崩十几年后,全国都在重新兴佛,师祖了然法师这才拿出一点点佛财,在这山崖之边修了这座寺庙,也算是给守宝之人一个安居之所,极可能简,也是为了不惹人注目,把这些佛宝流传下去,虽然当时已经开始兴佛,但什么时候再会有人毁佛实在是说不定,本寺取名泥日寺也算是铭记我佛在这里浴火重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